文:莊惠珺臨床心理師
許多人都有偶爾晚上睡不好的經驗, 可能會好奇地想問說這算不算失眠呢?
【到底什麼是失眠?】
依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準則(DSM-5)對失眠症的定義為:
入睡困難:上床後超過 30 分鐘才能睡著。
睡眠中斷:難維持睡眠,會一直醒來難再進入睡眠。
太早醒來:比預定時間更早醒來,無法再睡
這樣情形每週有三天以上,白天會感到疲勞、易怒、無法專注、活力降低等,影響了你的學習、社交、工作或是日常生活,時間未滿三個月,稱為「急性/短期失眠」。急性失眠十分常見,大多與生理和心理的急性壓力有關,通常在處理相關壓力事件後即可獲得緩解。
然而,許多人在壓力解除後,仍持續無法入睡,時間超過了三個月,就稱為「慢性失眠」, 需要尋求專業協助。
在過去有失眠困擾患者,通常會透過藥物來幫助睡眠,但除了藥物治療,其實還有其它選擇: 「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(CBT-i)」 。
以心理學和睡眠醫學為基礎,有系統地教導患者透過想法的調整,加上行為技巧來改善失眠的治療方法。
這是一個經國內外許多研究證實其療效的治療方法,通常進行8次左右,治療者會和失眠者一起討論睡眠情況、睡眠信念和睡眠習慣,釐清失眠發生和持續的原因,進而給予建議和教導助眠技巧,逐步在練習後緩解失眠症狀。
【長期缺乏睡眠會怎麼樣】
長期缺乏睡眠會使我們的免疫系統受到破壞,增加罹癌、心血管疾病、精神疾病、肥胖、事故與死亡的風險。
失眠問題不單只是睡不著,形成的原因有很多,如果你已經嘗試過許多方法仍沒有幫助,不妨尋求專業的心理師協助,找到癥結點,讓自己好好睡一覺。
Commentaires